高端装备精密检测技术研究
O³LAB再次斩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荣誉——“研电之星”,在全国7368支参赛队伍中位列TOP1!

O³LAB再次斩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荣誉——“研电之星”,在全国7368支参赛队伍中位列TOP1!

O³LAB再次斩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荣誉——“研电之星”,在全国7368支参赛队伍中位列TOP1!

        热烈祝贺O3LAB杨通钰、李丛泽、詹伟煜同学组建的“光聚凛微队”,经过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历时两个月的层层选拔与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凭借项目《光谱共聚焦式亚微米级实时位移测量仪》,从全国736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全国TOP1的成绩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荣誉——“研电之星”,这是O3LAB继2022年代表中南学子首夺“研电之星”后,再次获此殊荣,两度打破中南大学“研电之星”校史。从1996年8月开赛至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八年,已发展成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参赛规模大、专业领域广、综合价值高的品牌赛事,“研电之星”为该赛事皇冠上的明珠。据悉,“光聚凛微队”导师罗旗舞教授、阳春华教授成为该赛事开赛以来全国首次指导学生摘取两次“研电之星”的指导老师。恭喜“光聚凛微队”,恭喜O³LAB,恭喜自动化学院,恭喜中南大学,恭喜华中赛区!

项目回顾

       《光谱共聚焦式亚微米级实时位移测量仪》项目于2023年6月开启调研,于2023年11月正式立项,项目成员杨通钰、李丛泽、詹伟煜为中南大学2023级本校推免硕士研究生。由于所涉及的光谱共聚焦位移测量技术是一项中低端长期被国际垄断垄断、高端被国外禁运的“卡脖子”技术,在研发初期可谓一张白纸、举步维艰。秉持高端装备精密检测实验室敢想敢做、勇挑重担的一贯作风,持续坚持后,项目团队仅用时6个月便完成仪器开发,于第9个月完成新品上市,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速度与激情。整个项目作品受到罗旗舞教授和阳春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他们从技术方案、板卡设计、逻辑开发、故障分析、材料凝练、论文发表、应用推广等方面全方位严格把关,这才有了最终的优异成绩。

        团队队长杨通钰回顾:“特别感谢我心中的技术大拿、我们的指导老师罗旗舞教授,尤其是在硬件板卡设计和逻辑开发方面,无论我们闯了多大的“祸”,他都能帮我们把大楼扶正,这是我们勇攀科技高峰的底气,犹如身后有千军万马,让我们勇往直前,大胆尝试,放手拼搏!”

        团队成员李丛泽表示:“两位指导老师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硬派风格及探索精神对我们的科学研究乃至人生规划产生着深远影响。在未来规划中,不管继续从事科研,还是投身产业,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将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初心。”

图1 光谱共聚焦式亚微米级实时位移测量仪

赛场记忆

        在研电赛参赛之初,三名参赛队员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步入华中赛区湖北大学比赛现场。初来乍到的他们面对着如此浩大的比赛盛况,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团队成员詹伟煜说:“首次参与现场路演的我们缺少一些大赛经验,总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但好在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加上我们作品自身坚实过硬的技术水平,这才能让我们从容不迫应对比赛。”三名队员顺利完成现场作品路演展示、分组答辩等一系列比赛环节,以出色的表现拿到了小组第一的好成绩,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走好了晋级全国总决赛的第一步。

图2 华中赛区路演现场

        2024年8月7日,“光聚凛微队”三名成员在罗旗舞和阳春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苏无锡征战全国总决赛。在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的总决赛现场,队员们褪去了初赛时的青涩与稚嫩,无论是现场仪器装配,抑或是专家路演评审,三名队员无不展现出自信与从容。队长杨通钰表示:“经过华中赛区的选拔与历练,我们三人都对本次大赛有了新的感悟,个人能力与心态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现在的我们不再去考虑未知的结果与成绩,只专注于当下,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打磨好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相信所有的付出终将迎来好的结果。”恰如其所言,内心平静、坚毅的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优异的作品是他们从容不迫的底气,自信的他们使作品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小组赛后紧接着便是“研电之星”挑战赛选拔赛,本次大赛仅有20支队伍能从582支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队伍中入围选拔赛,等待入围名单时是我们最紧张的时刻,但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团队成员李丛泽如是说。结果不负众望,“光聚凛微队”顺利挺进全国前20强,并向下一关20进8的“研电之星”挑战赛选拔赛发起冲刺,他们在选拔赛中将面对从其他竞赛小组中获得第一名的队伍,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团队成员詹伟煜说:“入围选拔赛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虽然选拔赛中会面对来自其他参赛小组的强劲对手,但我们有信心和他们一教高下!” “光聚凛微队”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难关中一次次地突破自我,在两位指导老师的指导与陪伴下,如愿地挺进全国前8强,将与来自企业赛题的两支队伍组成全国前10强,一同角逐“研电之星”桂冠。

图3 全国总决赛路演现场

        “研电之星”挑战赛备战前夕,罗旗舞老师对三名队员给予高度肯定与终极指导:“你们在全国赛场的表现令人惊喜,祝贺你们入围研电之星挑战赛,这是本次大赛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此时此刻正是考验你们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罗老师再次强调:“你们可以把研电之星挑战赛看作新一轮的比赛,之前的所有战绩全部归零,你们将面对全国观众和众多媒体,我也将继续陪你们认真准备,全力支持你们打好这最后一场决胜攻坚战。”在罗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立项背景意义、技术原理细节、作品关键创新点、成果展示形式等多个要点进行逐一梳理与总结,形成了一份焕然一新的路演文档。罗老师本人更是亲自执笔,对路演讲稿逐字逐句的撰写和修订,包括演讲者讲话的情绪值都逐句调整,弱了缺乏自信,满了过于浮夸,就这样赶到凌晨两点。队长杨通钰回忆:“原本我们对研电之星挑战赛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只是众多比赛环节中的一环,并没有本质区别,是罗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才恍然大悟。经过罗老师严格把关后的演示文档与路演讲稿,将这份作品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给我们在之后的研电之星挑战赛中更增添了无尽底气。”在研电之星挑战赛的现场,三名团队成员从容不迫地完成了现场竞演与专家质询环节,即使面对包括央视、新华网在内的一众媒体的现场直播,他们仍然能够保持自信、坦然,这完全得益于备战时千百次的锤炼和对作品实力的充分自信。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光聚凛微队”最终凭借坚实过硬的作品实力、自信从容的展示风貌、紧密无间的师生配合,在研电之星挑战赛中一举夺得全国第一,斩获研电赛最高荣誉“研电之星”!

图4 研电之星竞演现场
图5 研电之星颁奖现场

感悟分享

杨通钰:

        实验室与研电赛颇有渊源,在历届赛事中,实验室各届学生在罗旗舞教授与阳春华教授的指导下勇夺佳绩,于十七届研电赛中便摘得“研电之星”桂冠,十八届获得全国一等奖,今天,在十九届研电赛中再次荣获“研电之星”称号,这离不开罗老师和阳老师的倾力指导。一路走来,正是因为有罗老师在赛前、赛场、赛后的全方位关心与严格把关,我们才能在全国大赛的赛场上崭露锋芒,在此也感谢学校学院各级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全力支持,期待更多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加入O³LAB,勇攀高峰,在未来研电赛中再创佳绩。

        对于本次参赛作品的后续发展,我们同样充满信心。一是继续深入底层,把国产化进行到器件级、芯片级,做到内外兼修,完全自主;二是继续拓宽应用场景,收集客户反馈,继续提升仪器精度和可靠性;三是扩展产品型号,形成系列化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应用规模。如此一来,便可大幅提升我们中国制造高端测量仪器的国际竞争力!  

李丛泽:

        最初来到O³LAB的时候,刚好碰上师兄他们备战第十七届的研电之星挑战赛,当时他们整日整夜在准备决赛材料,罗老师也顶着时差在线上指导、纠正;而两年后的如今,我们在备战第十九届的研电之星挑战赛,即便罗老师此前高强度工作了几天,他也熬着夜拉着我们修改第二天决赛的PPT和讲稿。最终结果是显然的,师兄的第十七届和我们的第十九届,都拿下了研电之星,这里真的由衷感谢罗老师的辛勤付出,他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研学精神,淋漓尽致地教导了我们怎样踏实地走向成功。

        我不由得回想,在我大三的时候,我在本科的课堂上遇见罗老师,他展现了他的工程素养和拼搏精神,我当时感觉跟着他或许能学有所成;后来加入了他所带领的O³LAB,这里浓厚的研发氛围和丰富的科研资源更让我肯定了我能在这里有所收获。选择跟随罗老师的决定是正确的,后面在研电赛备赛过程中,我负责嵌入式开发的相关工作,而罗老师也非常支持我们结合竞赛进行项目研发,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像供电莫名奇妙不稳定的硬件BUG也是罗老师下场帮我们找到了根因,同时也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才能从华中赛区一路杀出去。最后在研电之星挑战赛前一天晚上,直到凌晨2点他都在撑着身体帮我们准备第二天的现场公开答辩。我当时负责回答评委提问,所幸是没有辜负队友的拼搏和导师的指导,活用了导师昨晚提供的思路,在场上的良好表现为我们队伍拿下第一助力了一把。这里要再次感谢罗老师的指导,同时也想勉励将要或想要加入O³LAB的同学们:正确的选择、拼搏的岁月会带着你们走向成功!

詹伟煜:

        拿到第十九届研电之星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喜悦。这不仅是对我们团队努力付出的认可,更是我们长期奋斗的最佳回报。比赛过程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挑战,我们从省赛一路拼搏,成功晋级到华中赛区。在华中赛区的激烈角逐中,我们凭借团队实力和出色表现,再次获得晋级资格,进入总决赛,在分组答辩中,我们获得了小组第一名,成功晋级全国前20强。每一场答辩都要求我们以最佳状态迎接考验。最终,我们在全国直播的决赛舞台上凭借卓越表现,站上了研电之星的领奖台。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成就了我们的辉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全国十强竞逐前三名的前一晚。我们临时接到晋级通知,得知需要在12点前提交新版PPT。由于演讲时间被缩短,我们必须大幅度修改PPT,时间紧迫,压力巨大。我们的导师罗旗舞老师全力支持我们,他陪我们一遍遍打磨PPT,直到深夜才最终提交。而这还只是开始,罗老师还要求我们准备详细的讲稿,精确计算每一段讲述的字数和时间。尽管刚从国外访学回国,罗老师依然全力以赴为我们提供支持,陪着我们一遍又一遍改稿与练习。那晚,我们几乎通宵未眠,背稿和练习演讲,第二天一早便前往赛场。最终,我们克服了所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演讲。当获奖的那一刻,我们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不仅仅是前三名,更是全国第一名!这不仅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更是对团队凝聚力和导师悉心指导的最好证明。

        这次比赛的成功离不开罗旗舞老师的支持与指导。我与罗老师初识是在本科大三时,当时我在为保研联系导师。学长学姐们提到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有一位硬件实力超群的年轻老师。那时,罗老师在国外访学,我们通过线上电话初次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的亲和力和科研热情。被罗老师的魅力吸引,我决定加入O³LAB。在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雄厚的科研资源让我大开眼界。罗老师不仅提供了出色的科研平台,更以无私奉献和严谨态度成为我们追求卓越的榜样。我由衷感谢罗老师对我科研之路的支持和指导,让我更加坚定自信。

        对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在O³LAB,你将与一流导师合作,参与前沿科研项目。这里的资源和氛围将助你快速成长,实现科研梦想。欢迎加入我们,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